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发表论文 > 正文
FCR|作物水肥耦合高效调控创新团队解析了春季各叶龄灌溉追氮对小麦群个体结构与质量的调控效应
发布时间:2023-04-15

,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e和《Field Crops Research发表了作物水肥耦合高效调控创新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Effect of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topdressing at different leaf ages on the length and growth of wheat leaves, leaf sheaths, and internodes”“Irrigation at appearance of top 2nd or flag leaf could improve canopy photosynthesis by regulating light distribution and LAI at each leaf layer”。该研究系统解析了春季不同叶龄期灌溉追氮对小麦个体器官建成和群体结构与冠层光合功能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小麦个体株型构建和群体结构定向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小麦的单产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持续开展小麦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十分必要。构建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实现冠层高光效是小麦高产的根本途径,塑造合理的个体株型是构建高质量群体结构的前提。水氮可直接影响小麦器官生长发育,叶片作为衡量小麦生育进程的最易观测器官,其与叶鞘和节间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同伸关系,结合春生叶龄灌水追氮有利于定向调控叶片、叶鞘和节间的空间分布。因此,系统研究不同叶龄期灌水追氮对小麦器官建成和群体结构的影响,可为准确塑造小麦目标株型,构建高质量群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优化高产麦田水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基于此,本研究设置了春生第23456叶龄期灌溉追氮处理,对个体器官建成过程和群体结构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春季n灌水追氮,对第n+1及以后叶片和叶鞘均有明显促进作用,n-2n-3节间有最大促进作用。对各器官最大促进效应的灌水时期都处于相应器官进入快增期以前,但具体时间不尽相同。推迟至倒2-旗叶露尖时灌溉,可有效控制旗叶层和倒2叶层LAI,增加倒2叶及以下各叶层受光,延缓倒3-5叶层衰老,显著提高灌浆期冠层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


 

 

硕士生韩东伟和何璐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我室作物水肥耦合高效调控创新团队的王红光副教授和李瑞奇教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077-0472/12/10/1517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2902300076X


 

 

关闭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