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作物优异种质创新团队李秀坤副教授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品质性状影响机理”的学术报告。作物优异种质创新团队、农学、园艺、植保等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上,李秀坤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产量情况重点阐述了通过遗传改良充分发挥不同稻区品质生态优势的可能性与方法。最后,李秀坤分享了课题组利用重测序技术对151份重组自交系材料进行测序,发掘与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相关的QTL;并根据籼粳特异 SNP 标记,揭示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亚种属性与品质性状关系的遗传基础。
会后,李秀坤就师生提出的相关科研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李秀坤作题为“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品质性状影响机理”的学术报告